35集古装剧《长安的荔枝》终于迎来了其精彩纷呈的超点大结局。整体结局基本忠实于原著中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而剧中新增的人物如郑平安等人的结局则增添了许多令人唏嘘的情感色彩。
李善德的故事以携女隐居岭南收尾,成为邻居阿僮的生活伴侣。虽与原著稍有差异——原著中是李善德一家三口南下,而剧中仅他与女儿袖儿同行——但整体走向依旧贴合原作。李善德历经千难万险,在鱼承恩暗藏心机的助力下,终于得以见到权势滔天的右相,成功取得了右相赐予的腰牌。凭借这枚腰牌,他仿佛手握尚方宝剑,瞬间开启了职场上的“王者模式”,昔日的上司和同僚纷纷投怀送抱。然而,李善德的内心并未因此而欢愉,他愈加清晰地看到唐朝官场的黑暗腐败和百姓的艰辛。更让他痛心的是,因将阿僮的荔枝园定为御用荔枝园,导致园中荔枝树遭到大规模砍伐,荔枝园几近毁灭。原本希望保护阿僮免受官府欺凌的善意,反倒成了伤害的根源。阿僮对李善德的愤怒与失望直指他心底,责骂自己错将李善德视作好人。
展开剩余81%深感愧疚的李善德决定为岭南的荔枝种植户和像苏老这样的商人说出真话,结果因得罪权贵而差点遭鱼常侍派杀手暗算。幸亏郑平安奋不顾身相救,李善德父女才得以顺利逃离长安,抵达岭南。多年辛苦付出却遭陷害,劳心劳力的荔枝运输不仅没有带来荣耀,反而害了友人,彻底击碎了他的仕途梦想。于是,他选择远离是非纷争,和女儿在岭南过上虽苦却平静的生活。岁月流转,一年后爆发的安史之乱,反而成了他因祸得福的契机,偏远的岭南让他们得以幸免于难。
郑平安作为剧版特别添加的人物,负责贯穿权谋线,与李善德的运荔枝线相映成趣。被逼赴岭南替左相搜集右相贪腐证据的郑平安,最终确实成功收集了关键证据。但在保护李善德父女的生死关头,他选择牺牲自己。表面上,郑平安胆小懦弱,嘴里对姐夫李善德颇多嫌弃,实际上他重情重义,毕竟姐姐早逝,袖儿是家族唯一的血脉,他保护袖儿就等于守护着郑家根基。察觉到鱼承恩派杀手要除掉李善德父女后,他果断出手,斩杀敌首,却与杀手同归于尽。临终前,他托付爱犬“狗儿”去岭南寻找李善德,而狗儿也誓死守护主人的遗愿,最终陪伴郑平安自尽。
另一条线索中,冒牌海盗何有光的反叛终究没能成功。鱼承恩欲斩杀他,但他早有准备起兵反叛,最终却被心腹赵辛民背叛,惨遭为父复仇的阿弥塔斩杀。
其他配角也有各自的结局。因李善德未兑现承诺,商人苏老一怒之下断绝往来,远走大海,并带走了运荔枝所需的重要器具“双层瓮”。李善德虽珍视苏老这段友情,却因任务繁重未能及时解释,誓言未来必当面赔罪。左相虽未能推翻权势显赫的右相,但凭借郑平安在岭南取得的证据,对右相发起严厉弹劾,并借荔枝事件抨击官场黑暗,最终导致右相遭皇帝怒斥,鱼承恩被赐死。云清和卢奂在上元节长安街头重逢,云清投币决定命运去留。
剧中呈现的世态人心,令人深思。天真的小人物以为自己是惩恶扬善的英雄,却不知不过是权势者手中的棋子。左相的部下视右相为祸国殃民的罪魁,却不知左相背后也暗藏与右相无异的勾当。即便如此,小人物们依然身不由己,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李善德一场鲜荔枝的运送任务,折射出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奢靡享乐,导致盛世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令人扼腕叹息。
《长安的荔枝》整体表现颇具看点,尽管部分剧情节奏稍显拖沓,仍不失为一部值得称道的佳作。剧中古代情节巧妙映射现代职场,精准触及当代打工人的痛点。李善德被派遣执行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同现代员工面对荒谬的KPI考核,压力巨大且风险重重。为完成任务,他夜以继日地策划保鲜方法和运送路线,犹如现代加班熬夜的打工人。最终,功劳却被权贵瓜分,这种现实职场的辛酸引发强烈共鸣,让观众轻松代入自身经历,思考职场与人生。
此外,剧组在服化道上极尽用心,历史细节考究到位。岭南的蕉林风貌、大漠驼队等场景栩栩如生,浓烈展现盛唐风采。胡商的琉璃器皿、峒女的银饰小物,以及“分枝植瓮法”这一荔枝保鲜技术的历史还原,都体现了剧组对细节的严谨把控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剧中对岭南民俗和地理的细腻描绘,使观众在享受剧情的同时,亦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喜剧与权谋元素的巧妙融合,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揭露官场黑暗,令整部剧轻松而不失深刻,观众追剧过程轻松愉悦,常被人物间的搞笑对白逗得捧腹大笑。
易烊千玺的特别客串,更是联动了六年前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为观众带来满满的回忆杀。
整部35集的长剧像是一场时光穿梭之旅,带领观众从繁华的长安一路走到岭南,经历荔枝运送的艰难险阻,同时领略形形色色的大唐人物风貌:有奇人异士、恶人奸佞、好人善人,也有滑稽可笑之人,堪称一场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长安之旅。
发布于:福建省配资炒股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