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女性在政治舞台上虽非绝迹,但能像武则天这样登上帝位、独揽天下大权者,却只有她一人。作为女性,她能够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体系中脱颖而出,最终坐上九五至尊之位,足以证明其心智的非凡与谋略的高超。她不仅是一位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更是一位能与历代雄主比肩的政治家。
武则天执政时期,她对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敢于打破传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甚至提拔寒门出身之人,使得朝廷政务焕然一新,国家实力空前增强。这种用人之道为唐代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她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社会秩序,扩大了中央的权力和影响力。然而,她的许多行为在当时却被视为对男权秩序的挑战,例如公开豢养男宠。朝臣虽多有不满,却无人敢直言,唯有狄仁杰敢于进谏,劝她节制,避免过度沉溺于享乐。
——1——
公元637年,年仅十四岁的武媚娘入宫,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起初,她凭借出众的姿色与才智,自信能在后宫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因坊间流传“女主武氏”的预言,李世民对她始终心存戒备,以至于她在宫中十二年,始终停留在才人的位置,未能得到重用。直到李世民病重之际,她与太子李治之间暗生情愫,情意绵长。即便后来武媚娘被迫削发为尼,幽居感业寺,李治仍难以忘怀她的身影。借着祭拜上香的机会,两人旧情重燃。李治即位后虽已坐拥后宫佳丽,但在他心中,武媚娘依旧无可替代。由此,武媚娘的人生轨迹逐渐转向,迈出了走向女皇的第一步。
展开剩余62%——2——
当武则天登基时,已是花甲之年,年届六十有七。虽然她的远见卓识和治国手段不亚于许多男性帝王,但在儒家思想浓厚的时代,人们仍旧以“女主称帝”为非正统。普通皇帝三宫六院、妃嫔无数,皆被视为理所当然,但武则天豢养男宠却招致非议,世人议论纷纷。她虽然借此打破性别限制,甚至重用女官,提升女性在政治中的地位,但终究难以动摇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尤其是她宠幸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不仅深得恩宠,还在朝堂横行霸道,干预政务,压制忠良,使得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3——
狄仁杰眼见朝政因男宠而受损,便冒死进谏。他直言相劝,希望武则天能收敛,以免损害自身声誉。若换作旁人,此举或许早已招来杀身之祸,但狄仁杰素来深得武则天信任,因此未遭惩处。相反,武则天当场张口,让狄仁杰看到自己竟然长出两颗新牙。她随即解释说,这是因“采阳补阴”而恢复元气的证明。狄仁杰虽心存疑虑,却也无从反驳,只能缄口不言。随着时间推移,张氏兄弟愈发嚣张,结党营私、陷害忠良,甚至扰乱百姓生活,引发朝野怨声载道。直到705年,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将张氏兄弟诛杀,并迫使已八十一岁的武则天退位,唐室江山得以恢复。
——4——
事实上,武则天对未来早有预见。她清楚自己一旦失势,武氏家族或许会重蹈吕后家族的覆辙,遭到彻底清算。毕竟她当年为了登上帝位,曾大肆打击李唐宗室。正因如此,她长期纵容张氏兄弟,以转移李唐宗室的仇恨,将矛头引离武家。与此同时,她在遗诏中特意留下“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之语,表明自己始终是李唐皇室的媳妇,江山仍归李家所有。正是这种退让与谋划,使她死后得以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继续享受后世供奉,也为武氏家族保留了生机。其堂兄武三思甚至因而得以继续受到重用。
总的来看,武则天不仅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更是一位深谙权谋与人心的政治家。她在开创盛世的同时,也用智慧为家族留下了延续血脉与荣耀的空间。她的一生,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具争议却也最为璀璨的篇章。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炒股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